8月26日,大英博物馆理事会主席奥斯本证实,该博物馆大约有2000件藏品失踪,这一自本月中旬起持续发酵的事件被推至高潮。
(资料图片)
28日,因环球时报社评而引发的话题#请大英博物馆无偿归还中国文物#登上热搜第一,网友纷纷跟评表示,“没有一个中国人,能笑着走出大英博物院”“如果文物会说话,大英博物馆将时刻响彻着‘我要回家’的哭喊声”……
30日,B站UP主自制短剧《逃出大英博物馆》将正式上线。创作者希望通过这部讲述中国文物在大英博物馆里苏醒后,决定出逃并寻找故乡的故事,呼吁国人关注流失海外的文物。
《逃出大英博物馆》预告
以上种种,将大英博物馆再次拉回中国人的视野,也戳中了人们心中的隐痛:那些被掠夺、被盗窃的中国文物,为何归国路漫漫?
包括《女史箴图》唐摹本,大英博物馆馆藏中国文物超2.3万件
在全世界47个国家至少218家博物馆中,收藏着167万多件中国文物。这些文物的来源、流转问题相当复杂。中国文物学会统计,仅1840年以来,便有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因战争、不正当贸易等原因,流散出境。
其中,大英博物馆是收藏中国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之一。公开资料显示,馆内现有中国文物超2.3万件,囊括了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仰韶文化的彩陶、商周春秋战国的青铜器、汉代的漆器玉器以及唐宋三彩、五大名窑瓷器、元青花、珐琅器等几乎所有艺术类别,跨越了整个中国历史。
大英博物馆 图源网络
每一件流失在外的中国文物,都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虽然大英博物馆方面宣称,馆藏中国文物是通过馈赠、购买、交换等方式获得的,但这些无法言明的渠道背后,事实上是战争期间的疯狂掠夺和倒卖。更具体地说,是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的疯狂掠夺,和清末民国时期盗墓贼的销赃和清皇室的私卖。
大英博物馆越是辉煌,他们过往的趁人之危、趁火打劫,以及直接对中国施加的劫难,就越是让人触目惊心。而那些被劫掠或盗取而得的文物,大多被安置在博物馆库房,仅有约2000件被长期展示。其中包括顾恺之《女史箴图》的唐代摹本、辽三彩罗汉像、商周青铜器、魏晋石佛经卷等极其珍贵的国宝。
这些文物有着极高的艺术、文化和历史价值,牵续着国人的情感记忆。流失在海外的它们,就此被隔断了与其出生背景的联系,还面临着被遗失、损毁的风险。
《女史箴图》局部 图源大英博物馆中文官网
以《女史箴图》唐摹本为例,作为中国最早的绢本绘画作品,它曾被不了解中国绘画的大英博物馆仿照日本屏风画的修复方法,生生裁成几段,并装裱在镶板上展出,因此开裂与掉粉严重,留下了不可逆的损伤。
在大英博物馆失窃风波持续发酵的当下,其安全管理和藏品记录保存方式再次引起了外界的极大质疑。命途多舛、孤悬海外的《女史箴图》唐摹本等中国文物,何时才能踏上归家路?
大英博物馆安全漏洞频发,多国要求其归还流失文物
据英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8月16日,大英博物馆储藏室内一批“用于学术和研究目的”,且未在近期公开展示过的“小件文物”被盗。这批文物包括从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19世纪的黄金首饰、宝石及玻璃制品。
8月26日,大英博物馆董事会主席乔治·奥斯本表示,目前还不清楚到底有多少件文物丢失,“估计大约2000件,但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非常临时的数字。”博物馆馆长哈特维格·费舍尔已于25日辞职,并承认该机构没有对文物失踪采取“应有的行动”。
大英博物馆馆藏部分文物 图源大英博物馆中文官网
事实上,大英博物馆文物被盗或失踪事件并不罕见。据媒体报道:上世纪70年代,该博物馆称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硬币和奖章被盗;1993年,窃贼从屋顶闯入,盗走了价值25万英镑的罗马硬币和珠宝;1997年,几本波斯书籍被盗;2002年,一尊有2500年历史,估价约2.5万英镑的希腊雕像被盗,至今未能寻回;2004年,15件中国文物和宝石在该馆开放时间段内神秘失踪;2017年,一颗昂贵的卡地亚戒指钻石被曝出在2011年就已经失踪……每一次,大英博物馆方面都表示将提升安保水平,但其成效显而易见。
作为当今世界规模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大英博物馆内至少有800多万件藏品,它们来自世界各地,很多都是通过非正当途径获取的。截至2019年,只有约8万件藏品被公开展出,其余藏品大多存放于储藏室,很多甚至很可能没有被记录在册。
不管是珍贵文物被蒙尘,还是该馆暴露出的管理和安全漏洞,都让人们无法接受。多国借此机会,再次呼吁大英博物馆归还各国文物。
大英博物馆馆藏的部分贝宁青铜器 图源网络
希腊表示,此事更强化了该国政府坚持英方必须永久归还帕特农神庙雕塑的正义诉求;尼日利亚方面称,将在数周之内致信大英博物馆和英国政府,再次要求归还贝宁青铜器;加纳的阿桑特人也已向大英博物馆施压,要求归还其黄金物品;埃塞俄比亚希望大英博物馆归还1868年英国在军事行动期间从该国北部马克达拉夺取的十字架、武器、珠宝、圣坛牌匾等。
27日,环球时报发表社评,向大英博物馆提出要求:“请把所有通过非正当渠道获取的中国文物无偿地归还中国,不要再采取抵触、拖延和敷衍态度,首先要向全世界做出归还的公开承诺,并尽快启动这项早就该做的工作。”
而大英博物馆就像将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对这些正义的呼声置之不理。
流失文物的返还问题,关乎历史与现实
近些年,国际文物流失与返还问题一直是一个热门话题。今年4月,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与上海大学共同主办了一场“博物馆、去殖民化、文物返还:全球对话”高端专家研讨会。
会上,长期从事中外文化遗产和博物馆研究的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段勇说:“文物流失海外是伴随着殖民化和全球化而产生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不公平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时至今日,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文化遗产的非法贩运仍然是仅次于毒品走私和武器走私的第三大非法贸易。由此可见,文物流失和返还问题既是一个历史问题,也是一个现实问题。”
埃尔金大理石雕 图源网络
关乎历史与现实,在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流失文物的归国路注定是布满荆棘的。希腊要求英国归还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埃尔金大理石雕,而英国以英国议会1963年修订的《大英博物馆法》为由拒绝归还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国际上,关于文物返还问题的公约主要有两个,一个是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另一个是1995年签订的《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但它们只对公约签署生效之后的案例有约束力,无法溯及公约生效之前的流失文物。
2022年 两件回到尼日利亚的贝宁青铜器 图源网络
好在,在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之下,不少国家和机构都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采取了积极的行动。如2017年,法国总统马克龙上任后承诺5年内将“暂时或最终将非洲文化遗产归还给非洲”;2018年,德国博物馆协会公布了殖民背景藏品处理指南;2019年,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向埃及归还一件古埃及祭司的镀金棺椁;2022年,英国也在各方压力下向尼日利亚归还了部分贝宁青铜器。
2014年,中国主导制定了反映文物流失国诉求的《敦煌宣言》。截至2019年,我国也已通过执法合作、司法诉讼、协商捐赠、抢救征集等各种方式,成功促成了300余批次、15万余件流失海外中国文物的回归,包括圆明园虎鎣、秦公金饰片、皿方罍器身、曾伯青铜器等。
归国文物西周青铜“虎鎣”亮相国博 图源新华社
虽然相较于庞大的流失海外文物,成功回归的文物不过是沧海一粟,文物的归国路依然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时代在变化,相信宣言有成为共识的那一天,流失文物也有“逃出”异国博物馆,重回故乡的那一天。(正观新闻记者 张晓璐)
关键词: